当前位置: 首页>学术成果>学术成果>正文

魏鹏举:文化产业投融资最看重的因素在于商业模式

发表时间:2016-01-19 文章来源: 浏览次数:[]

“文化产业的发展,投融资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商业模式,我们不应该简单奢求政策与金融机构的宽松环境”近日,在由文化部、财政部主办,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“重点文化设施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计划—2015年国家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单位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第五、六期研修班(丝绸之路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类)培训期间,国外纸飞机app下载 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就特色文化产业开发这一问题这样谈到。

 

  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,经济对冲背景之下,我国市场整体发展环境渐冷,而市场渐冷之际,其实正是文化产业投资的最佳时机。鉴于特色文化产业领域的特殊性,国内相关企业市场化意识不强、商业模式创新不够、品牌定位不鲜明,与此同时,同质化竞争严重,因缺乏良好的商业模式,而导致部分地区投融资遇冷尤为凸显。

 

  从专业的投融资角度出发,魏鹏举现场坦言,特色文化意味着文化资源本身的稀缺性。客观来讲,资源行业的稀缺性及刚性需求往往决定了其长期投资价值,而特色文化的小众性,又注定其本身在产业发展的进程中,存在明显的文化折扣。如此以来,针对特色文化产业的投资,其相应的资本回收周期也将相应拉长。

 

  魏鹏举建议文化从业者应多投资那些可标准化、可复制的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类型,对于追求投资效益的投资者更应如此,“不做复制做不了产业,产业化其实是对文化资源进一步的拓展延伸”,并反复强调商业模式之于文化投融资的重要性。

 

魏鹏举现场以老舍茶馆为例,指出好的商业模式对于良好收益回报的关键作用,即“既保留它的独特型,又要保持其可复制性”。并强调,在进行商业模式的设计方面,对于某些不能复制的、独一无二的文化元素,我们应该继续保留,并让其产生相应的“膜拜价值”,创造“粉丝经济”。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,目前老舍茶馆基于餐、茶、戏、礼四大经营模块的整合运营能力,在以连锁方式复制其商业模式的同时,继续保留大碗茶“老二分”茶摊,发挥运营优势,扩大品牌知名度,已成功打造为京城茶馆文化地标。

 

 

【来源:中国经济网2015-11-04

Baidu
map